何謂迴向? |
任何善行,舉例念經,念完要記得迴向,就如同寄信需要寫收件者一般。
東晉慧遠大師之大乘義章卷九分回向為三種 一、菩提回向:回己所修之一切善法,以趣求菩提之一切種功德。 二、眾生回向:念眾生故,回己所修一切善法,願以與他。 三、實際回向,以己之善根,回求平等如實法性。 《地藏菩薩本願經•校量佈施功德緣品》中:佛告地藏菩薩,行人在修行之後,如能將修行功德再回向于眾生,這樣的利益,就是成佛的根本,整品之中皆是讚歎佈施回向的功德。 回向,須從自心發出真實成佛願、行,至誠懇切,普願一切眾生同生西方極樂世界,而我心無所執,如是清淨心,等如虛空,是名回向。 法華經云:「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地藏經云:「更能回向,不問多少,畢竟成佛。」 回向文:以上唸經功德回向給十方法界一切眾生、歷代祖先、所有的冤親債主、○○○(所要迴向的人名),願業障病障盡除,智慧開顯,離苦得樂,共同成佛道。 |
沐浴更衣 |
助念至少八小時之後亡者的身體全部冷透以後或再停二小時才可以浴身換衣,如彎節的地方若是硬了,可將熱水用毛巾打濕,搭在關節的地方,過了幾分鐘就會轉軟的。眼睛若是不合,亦以熱水用毛巾打濕,蓋在兩眼的地方,過了幾分鐘也會合攏的。對亡者穿衣的事情,最好是平常所穿的衣服給他穿著,殮衣不必過多、過好,要曉得愛亡者,最好是令他往生西方得大安樂,唯有能令亡者往生西方,才真正可算得是孝順,是親愛,是慈愛。若只求面子好看,只要別人稱讚,光是門面上裝點,一定要厚殮、厚葬、大發喪事,全不顧亡者本身的真實利益,這是大大的錯誤。
|
超薦葬儀 |
人斷氣後助做佛事,稱為「超薦」
薦亡之利益─當亡者往生西方以後,對於薦亡等事,須以念佛喫素(切戒酒肉角葷)為主,若是要為亡者累積功德、福德,最好能恭請幾位僧尼或蓮友來幫助念佛,最好家屬能儘量參加念佛薦亡,念佛會比他人更親切些。念佛,無論出家的僧人或在家的居士,若有懇切至誠的心,功德福德就大。凡每日念佛功德於靈前代亡者回向往生西方,而亡者若是已生西方,亦能增高蓮花的品位,如未往生,也能仗此念佛功德殊勝的緣故,亦得往生西方。 |
認識死亡 |
佛教對死亡的看法與科學不謀而合,佛教云死亡為「往生」乃「捨此投彼」之意,生命係由色身及神識(俗稱靈魂)構成。物質性─之色身必隨因緣而無常變化、死亡。精神性─佛教謂神識(俗稱靈魂)則是由原有生命形態,因當世之心所作之業力轉化為另一生命業報形態並未真實死亡。
瀕死徵狀─指將達死亡的生命過程中所發生的現象是「漸進的」,其時間的長短因器官衰竭的快慢有關,臨終者會逐漸喪失身體的活動能力,漸而無法或很少與外界溝通。 |
助念問答 |
【問】有人說:「人死了渺渺茫茫一去不返如石沈大海,因此,念佛超渡使其往生淨土是沒用的」此言是正確的嗎?
【答」此言大錯,不知佛法教義之人,妄言謬論遺禍眾生自誤誤人,優婆塞戒經卷五:「若父喪已,墮惡鬼中,子為追福,當知即得」墮鬼道中,尚能借陽上眷屬追薦修福而得救,況中陰身之時念佛超度豈無效用? 「中陰」稱「中有」,有感受的靈敏度很高,如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云:「中有形量雖小而諸根猛利,如本有時能成諸事業」由此可見,中有能看到、聽到、嚐到、感受到的事比一般人更多、更容易─比一般受肉體侷限的眾生知道他們所不知道的事。 如地藏經所言:「七七日內如痴如聾,或在諸司辨論業果,審定之後據業受生未測之間千萬愁苦」。因此,急盼眷屬或他人追薦救拔,如地藏經言:「是命終人未得受生,七七日內,念念之間,望諸骨肉眷屬與造福力救拔」,此時,若有人為其念佛開示,助其解脫,豈非「救人一命勝造恆沙寶塔」! |
慎終還生 |
學佛的因緣主要是靠平時的修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平常心(覺性),若平時沒有修持佛法,臨命終時仍有一補求之道,就是根據「隨念往生」之理,勸病危者放下萬緣「一心意佛、念佛」勿心慌意亂,亦勿貪念家屬親友和財物等一切執著。因根據佛經記載,人在臨終的一刻關係著未來是否順利往生,是上升下墮的關鍵時刻,至為重要。
|
如何索取圖書? |
可至圖書索取找到您需要的經書後直接點選索取經書即可,留下您的連絡資訊後,我們會盡速將您索取的經書寄出。
|
何謂臨終助念? |
惟覺老和尚開示:「人在臨終的時候,心中會感到煩惱、恐怖,做不了主,就如一場惡夢。這時,如果旁邊有人助念,臨終的人聽到『南無阿彌陀佛』的念佛聲,心就能安定下來,也跟著念佛,心裡恐怖的境界很快就能轉過來了。如果最後一念在念佛中往生了,就能超生到天上或淨土,這就是助念最高的目的及意義。」 |